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王君)炎炎夏日,卻抵擋不住大學生的普法熱情。8月23日,在桑植縣利福塔鎮(zhèn)的街頭巷尾,一場以青春力量為主題的特色法治宣傳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。身穿“紅馬甲”的2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化身“法治使者”穿梭于集市與村民之間,將滿腔的熱忱與專業(yè)的法律知識送到群眾家門口,他們那被汗水浸濕的身影成為這個夏天最亮眼的色彩。
有問必答的“法治攤位”
“大家知道嗎?根據(jù)民法典,借出去的錢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時間,出借人可以隨時要求還款,但要給借款人合理的準備時間。”“小朋友,如果在學校有人欺負你,這是不對的,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會保護你們的!”……熱鬧的集市上,一處別致的攤位異常引人矚目。這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商品交易場所,而是一個火熱的法治互動中心——“法治攤位”。在這里,年輕的“法治使者”們熱情地迎接著每一個到來的村民,用充滿著法律溫度的聲音,回應(yīng)著他們的疑惑。他們巧妙地運用身邊的事例,將深奧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、易懂。它的出現(xiàn),瞬間成為眾多村民關(guān)注的焦點。不一會兒的工夫,絡(luò)繹不絕的群眾便把小小的攤位圍了個水泄不通。
深入一線的“法治宣講”
除了集市上的集中普法活動,大學生志愿者還分成10支小分隊深入每家每戶,開展一對一的法律宣講。他們用心丈量著法治的深度,用最簡單明了的語言讓村民了解法律的實用性。同時,還將精心制作、內(nèi)容詳實的法律宣傳手冊發(fā)到村民手中。在法律宣傳手冊的輔助下,村民們很快就掌握了法律常識,并從思想深處意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尊法、學法、守法、用法的重要性。理論與實踐相結(jié)合的普法模式,猶如一陣及時的夏雨,滋潤了法治的干涸土地。
善接地氣的“法治課堂”
夜幕降臨,熱鬧了一天的集鎮(zhèn)逐漸安靜下來,但法治宣傳并未結(jié)束。大學生志愿者借助村里開屋場會的時機,把白日里忙碌勞作的村民組織在一起,大家圍坐在寬敞的院落里,送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“法治課堂”。大學生志愿者與村民們親切交流,用心傾聽每一位村民的法律困惑。在大學生志愿者的細心講解下,從鄰里間的小摩擦到土地承包、婚姻家庭等與村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法律問題迎刃而解,村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不少法律知識,對今后處理這類事務(wù)充滿了信心。
青春不只是年華的標志,更是責任與擔當?shù)拇~。此次大學生暑期“送法下鄉(xiāng)”活動,共解答群眾法律咨詢49起,發(fā)放宣傳資料400余份,惠及村民高達450余人。大學生志愿者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展現(xiàn)了青春力量對法治宣傳的積極貢獻,也為法治鄉(xiāng)村建設(shè)的未來描繪了嶄新藍圖。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投身其中,用他們的智慧和熱情播撒著法治的種子,一幅法治鄉(xiāng)村建設(shè)的壯麗畫卷正徐徐展開。
責編:王輝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